感谢yang大师---关于我的踏频

记得某年某月某日

在爬山的路上
yang大师对我说,踏频很重要,踏频高了对西丐比较好。
从此以后,我骑车就主动用低速,提高踏频,自己的GPS带一个踏频器,一直也没装上过。
最近一直在用season tikit的4速,保持在20KM/H骑车,有时用4速,骑到22,23,24保持几分钟。
现在用我的season tikit保持在20,用4速一直没有问题。我用自己想的一个工式,也是小松教的,算出这时的踏频可能80左右。这样骑了1200公里左右。不算JP8用5或6骑的时间。
今天找到了扎线,把踏频器装了上去。。。才发现。。。:)
原来我用4速保持20的踏频是100+。如果骑到24或25。。。差不多120-130的踏频。不过我也只能保持在20左右。
所以嘛。。。我的踏频在yang大师的教导下,已经大有进步啦。
用心率带测心踏,发现也能保持在140左右。需要再加油。为了6月的进西藏努力。
附我的gps是看到论坛上dudu的介绍买的Garmin的400t

i-MOTION 9的齿比与踏频

上面是来自SRAM官方的图片 。

上面列出了i-MOTION在使用38/20时的齿比。

也就是大盘是38齿,i-MOTION带20的齿轮,在各各速度的齿比,如果你通常用的是4速,想保持80的踏频煅炼,又不想买踏频码表,那我们现在就找一个办法,从普通的码表上很简单的换算出你的踏频。

如果你用的轮子是16寸,外胎是1.75,那周长应该是1.2左右,我们就用1.2

1.2*齿比(3.62)*80*60/1000=速度KM/h=20.851KM/h

这样算出,如果你用21的速度,用4速骑行,你的飞轮用的是38/20,那么你的踏频就会保持在80。

很简单,如果你用23骑行,踏频就是88。

不是非常的精确,保是至少能起到定向煅维的作用。

当然如果你的大盘是x齿的,后轮是y齿,那你的齿比是多少呢?很简单的得到公试,用原图上的齿比算出真正的齿比。

4速的原图齿比是3.62,那你真正的齿比就是3.62*20/38*x/y

比如你大盘是53齿的,i-MOTION用的是20齿,你在4速的齿比就是

3.62*20/38*53/20=5.048

这样再以上面的工式算算你用多少速度时,踏频可以保持在80。:)

骑行时建议大家保持尽量高的踏频,这样对关节的压力相对会轻。

简单分享,如果错误欢迎指正。

Bike Friday Season Tikit 1000公里,无图有真相

tikit从到我手上有三个半月时间了,今天整整骑行了一千公里了.

我对于东西很少有很细的感受,一般都是把它当作一个工具,用来代步.所以三个月擦车不超过四五次,链条到是擦过几次.车身脏的要命,这其中北京下大雪有将近20天,因为路上有雪或者各天太冷没有骑车,其它时间,只要是上班,都会雷打不动的骑行.tikit…go to work.

在三里屯工作,单程15公里,每天30公里,总骑行一个半小时吧,我骑行比较慢,一般20-25KM骑行.

对于这款车,整体还是非常满意的,在红绿灯时,从静止到20KM或25KM,估计也就是十几秒?从来没有计算过,反正感觉是挺快的,或许数字不准确,不过感觉加速真的很容易.

到单位时折叠和出回家后的折叠,都是很轻松的.不过由于我不是那种很细心的人,后货架因为折叠时对大地的亲吻,已经满身伤了.晚上写的,也没有办法拍照片,有时间补上吧.

对比起以前的车,优点太多啦,至少这三个月我没有怎么花时间在维护变速系统上,没有擦过后飞,大盘和链条,单速的链条维修起来相对更简单,因为链条与外变的自行车比起来离地较远,所以上面的灰尘也相对少些,很少需要花大力气去擦,偶尔清洁下,上些油就可以了.

车子在骑行时,明显比之前的大行更稳些,由其在速度上到一定以后.

缺点现在有一个很明显的,就是内变的转把太长了,没有办法上我喜欢的人间肉球,如果安装了人间肉球,一边就会明显的很长,一边很短.很难做到两边一样长.我现在装的是BROOKS的牛皮把套,虽然是可调长短的,不过整体装起来,效果还是不太满意,以后有时间我会尽量的试下用公路车的把带来做把套试试的.

以后上图吧…有什么想到的以后再补充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