差不多三十年前,在老家的土房里,一进门左边是一个碗柜,总共三层,下层有实木对开门,中层是推拉的玻璃门,上层是实木对开门,门的中间是玻璃,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,门的边上,还有大约十六七公分的柜体,经常好吃的就藏在里面,打开门,在看不到的角落里,就是我们的宝藏。再向里,是一个衣柜,对开门,上面有一面大镜子,转过角,正对着门的地方,放着一个小柜子,上面是一个带收音机功能的双卡的国产录音机,什么牌子的早就忘记了,一家四口,围在地上,一边摘花椒,一边听着单先生的白眉大侠。
童年留下的记忆是很难忘确的,80年代的农村,也只有收音机了,虽然后来家里有了电视机,估计是90年代的事情了,记得电视上看《渴望》的日子,那时自己家里已经有电视了,但是《红楼梦》和《射雕英雄传》时,自己家是没有电视的,那是一个晚上看电视要走至少一公里的日子,还是单程,来回要两公里了。
在那样的日子里,收音机是陪伴我们最多的,下地干活,上学路上,原来家里还有一个上海牌的放电池的收音机,上学路上,用的什么牌子的收音机,早就不记得了,只记得,当时听广播还写信参加节目,但过一个河北广播电台送的收音机。现在家里,还有三台德生的收音机,自己买德生的收音机,也不下十台了。实际该附上几张收音机的图,只是真的没有给自己的收音机拍过太多照片,人老了,除了孩子,好像什么都不拍了。
《每日相声》和《评书联播》是我的最爱,现在能留在记忆里的,《少帅春秋》、《白眉大侠》是记忆最表面的,在上班后,用iPod,iPhone《白眉大侠》不知道复习了多少次,三侠五义,好多书可能名字都不记得了,作为一个70后,休闲就是听书,偶尔看看美剧。
单先生是陪伴自己最多的人了。感谢有你。